蘇州科技大學敬文書院“星火耀江南 強核筑未來”兩彈一星宣講團 赴各地進行宣講
為積極弘揚“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2025年暑期至秋季,蘇州科技大學敬文書院“星火耀江南,強核筑未來”“兩彈一星”精神志愿宣講團奔赴江蘇多地,以“傳承兩彈一星精神,走好新時代趕考路”為主題開展系列宣講,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校園、社區、企業等領域廣泛傳播,激發青少年科技報國志向,加深社會對核事業發展的認知。
校園宣講:分層定制,讓精神浸潤青春心田
宣講團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認知特點,打造差異化宣講內容。在無錫市南長街小學、滸墅關中心小學、金壇春風社區小學、南苑小學等學校,宣講團采用“故事+互動”的生動形式。李潤文同學以“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為主線,通過珍貴歷史影像再現科研工作者在青海金銀灘草原的奮斗歷程,還邀請學生用算盤模擬計算場景,讓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理解“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成員還創新設置“時空信箱”,鼓勵學生寫下未來夢想,讓科技報國的種子在童心中悄然生根。
宣講團還走進江陰市長山中學、金壇第一中學、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蕪湖市三山街道某中學等,從“兩彈一星”歷史背景切入,系統梳理我國自主研制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的光輝歷程。如徐思瑩同學以“從戈壁灘到星辰大海——‘兩彈一星’的光輝歷程”為主題,結合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的感人事跡,展現科研工作者隱姓埋名、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王慧宇同學聚焦金壇籍元勛錢驥的事跡,將宏大的國家敘事扎根家鄉土壤,讓學生們從“家鄉先輩”的榜樣力量中,真切感受科學報國的熱血與擔當。
社區與企業宣講:多維覆蓋,讓精神連接生活場景
宣講團走進連云港市東海縣白塔社區、常州市武進區湖塘喜盈門社區、無錫豐莊社區、福潤社區等,以核工業發展為主線,通過詳實史料和生動案例,展現我國核事業從無到有的奮斗歷程。在連云港市東海縣白塔社區,宣講員通過播放1964年原子彈爆炸的珍貴影像,讓居民們切身感受那段艱難而輝煌的歷程,并系統介紹從“兩彈一星”到“華龍一號”的技術跨越。在連云港市盛和服飾企業,成員將“兩彈一星”精神與企業實際深度結合。用科研人員隱姓埋名的奉獻故事,啟發員工思考平凡崗位的價值,讓抽象的精神變得具體可感。
精神傳承:創新形式,讓星火匯聚成炬
同時,宣講團通過紅色詩歌朗誦、情景微課等創新形式,拓展“兩彈一星”精神傳播維度。在南通市如東縣馬塘小學,宣講團通過“烽火長歌·不屈山河”“蒼穹之夢·隱姓埋名”“少年中國·繼往開來”三個篇章的詩歌朗誦,帶領同學們深入理解紅色詩歌的精神內涵;團隊還依托校地共建平臺,開發系列情景微課,將“兩彈一星”精神與當代科技成就鏈接,讓精神傳承更具時代感。
此次系列宣講活動,不僅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江南大地的不同群體中得到廣泛傳播,更激發了青少年科技報國的遠大志向,也讓社會各界對核事業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宣講團成員將繼續以多元形式傳播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讓“星火雖微,可燎原;青年之力,當筑未來”的信念,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持續傳遞。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