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的論述,幫助和引導青年學生為改善生活環境做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做貢獻。融綠青東實踐團赴勝宏社區就垃圾分類分發調查問卷并學習當地垃圾處理方式。
7月5日,融綠青東實踐團赴勝宏社區就能源問題進行社會調研。勝宏社區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勝利街道境內,勝宏社區是東營市唯一入選山東省15個重點城市社區的青春社區。
實踐開始前,實踐團全體成員到達勝宏社區居委會與當地負責人進行溝通,就當地負責人介紹制定實踐路線。
行動開始后,實踐隊員于當地居委會門前開展宣講并分發調查問卷,宣講內容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垃圾分類的現狀、能源處理的方式。實踐隊員與當地居民的親切溝通,生動形象的闡述了我國能源現狀,隊員們的行為受到當地居民的一致好評,充分認識到垃圾分類與回收的重要性。
與當地居民交流結束后,實踐團與當地居委會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當地對垃圾分類和垃圾回收的態度與看法。
實踐團由當地負責人帶領,學習垃圾分類小屋。當地負責人講到:垃圾分類小屋已經推行兩年,起初是為教導當地奶奶團,后將群體轉向孩子,著重培養當地兒童垃圾分類習慣。該站點將垃圾分為四類垃圾,但垃圾車收運垃圾時將混垃圾裝在一起,導致起不到垃圾分類的作用,所以垃圾分類的完善仍是一項重點問題。
在學習當地垃圾分類的同時,實踐團成員也參觀到了當地資源回收利用的成果,當地組織殘疾人、退休工作人員,開展微創投項目,通過手工品制造、公益攝影、繪畫等方式,在宣傳垃圾分類幫助當地人員就業,并博取社會關注度。
最后,實踐團成員記錄此次活動感悟并合影留念。部分成員認為,即使示范社區的垃圾分類與回收的處理都不能做到堪稱完美,更何況普通社區,每一項能源問題,都需要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