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等獨特風格,是江蘇省蘇州市民間傳統藝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啟為創新團隊本著對蘇繡強烈的好奇,于7月7日來到合肥市包河區拜訪到了一名蘇繡收藏者張老師,深入學習并了解到了與蘇繡相關的知識。
在參觀張老師工作室的過程中,我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曾經旅游時看到的那些匠人,他們在一針一線手工制作服飾,但那個時候我并沒有想到這些手工縫制的衣物其中所蘊含的價值,今天聽完張老師對蘇繡歷史及用途的講解后,我收獲頗多,相信在這里所學到的知識終有一天會運用到學習之中,為我將來的學習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礎。
我得知張老師從事蘇繡已有許多年,從一開始的感興趣,到后來開始深入了解,并嘗試學習,嘗試蘇繡制作。張老師在蘇繡制作學習上也坦言道,這蘇繡并不是一般的繡針那般容易。首先是直繡,分為兩部分:直針和纏針。當初張老師為了學好這兩個技藝,足足花費了近兩個月。中間幾度想要放棄,好在堅持下來。這如同我們學習一樣,一開始也是非常困難,只有堅持加上認真,才能夠把學習做好。然而很多人卻因為一開始的困難,心中望而生畏,又不斷逃避,以至于越來越難。作為在校大學生,我們應該學習張老師面對蘇繡學習時的態度,不懼困難,勇于挑戰,打破人生的舒適圈,向困難進軍 ,向未知進軍。唯有這樣,才能在學習上,不斷得到進步,攀登知識的高峰。
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環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環境面臨著瀕危、滅亡的風險,要想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來,光靠非遺傳承人一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社會上每一個人的努力。因此,未來的課余時間里,我將投入對非遺的保護工作中,做好宣傳和保護工作,為非遺融入新時代做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