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下稱“意見”)中指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退役軍人投身鄉村振興,既是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國家戰略的具體表現,也是引導他們返鄉創業、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
為響應《意見》中鄉村振興各領域人才的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的號召,由廣東軍創大學生鄉村振興交流中心(下稱“軍創交流中心”)為指導單位;廣東巍雄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巍雄農業公司”);廣東粵鮮尚品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下稱“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為支持單位;廣東軍創大學生鄉村振興服務隊(下稱“軍創服務隊”)為承辦單位;廣東財經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團結村村委會為協辦單位,軍創交流中心發起了廣東軍創雙創雙賦進鄉村之“我為家鄉做代言,賦能三農再啟航——青年筑夢,振興鄉村”的系列活動。
促校企合作,攜軍創啟航
近日,廣東財經大學“軍創優品”項目團隊作為軍創交流中心的有生力量和創業先鋒代表在廣東省湛江市進行實地調研,團隊成員通過與“巍雄農業公司”以及“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的代表人物進行訪談等方式,參與了本次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積極響應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意見》,聯合廣東財經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共同探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新模式,雙方緊密圍繞產業特點,強化“第二課堂”實踐,以期依托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公司發展優勢,在產教融合等方面開展層次更深、范圍更廣的交流合作,在實踐中領悟行動要點,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意見》。

廣財“軍創優品”項目團隊與巍雄農業公司工作人員合影(來源:受訪者供圖)

廣財“軍創優品”項目團隊與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工作人員合影(來源:受訪者供圖)
發揚“傳幫帶”,凝心共聚力
在訪談過程中,巍雄農業公司鄧章雄總經理對“軍創優品”項目團隊成員分享道:“再過十幾天,我們的萬畝番薯地就要采收啦,到時候再次歡迎你們的到來”。

廣財“軍創優品”項目團隊采訪鄧章雄總經理(來源:受訪者供圖)
實踐第二站,“軍創優品”項目團隊來到了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近年來,伴隨著國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許多青年都選擇了回鄉創業,在鄉村的廣闊田野中貢獻青春力量。對此,徐文強總經理也向“軍創優品”項目團隊成員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像你們這樣的青年大學生返鄉助農才是提高鄉村振興效能和速度的關鍵所在”。

廣財“軍創優品”項目團隊采訪徐文強總經理(來源:受訪者供圖)
作為軍創服務隊代表,鐘春榆同時也是廣財“軍創優品”項目團隊的負責人。在她看來,本次活動依托校企合作的基礎,發揮了高校人才聯動的優勢,攜手“軍創優品”項目團隊來到軍創企業進行參訪,共同致力于探索如何落實鄉村人才振興戰略、如何傳承弘揚軍人精神。
“軍創優品”項目團隊成員張博愛也認為,軍創服務隊要繼續堅定不移地發揮好廣東軍創的“傳幫帶”模式,以此承擔起鏈接高校與退役軍人戰友企業的光榮使命。(“傳幫帶”模式是指以目標為引領,創新發展農業產業模式,為退役軍人賦能鋪路,激活全省退役軍人農業企業,幫促廣東退役軍人就業創業。)
深入鄉村基地,探究累累碩果
“軍創優品”項目團隊在首先來到實踐第一站——巍雄農業公司。在與巍雄農業公司鄧章雄總經理的交流訪談中得知,巍雄農業公司是廣東省軍創企業的典范代表之一,坐落于湛江市遂溪縣,是一家集種植、采購、加工以及配送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業企業,公司目前總共有八個基地,共20000多畝,覆蓋了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洋青鎮、北坡鎮、界炮鎮和港門鎮。公司主要種植番薯、馬鈴薯、大豆、玉米、水稻、火龍果、紅寶石柚子等,并且擁有自屬的科研中心、院士工作站與試驗基地。此外,巍雄農業公司也在開發連接機體儲備與海域養殖基地,當前在茂名化州市江湖鎮擁有水域養殖產業,水域養殖規劃達1000多畝。

廣東巍雄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企業簡介(來源:受訪者供圖)

廣東巍雄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東軍創企業優秀代表(來源:受訪者供圖)

鄧章雄-從部隊中堅力量投身鄉村振興“新戰場”(來源: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鄧章雄總經理正在孵化“北豆南移,種子芯片”項目,團隊成員在鄧章雄的帶領下來到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廣東分中心大豆育種基地,鄧章雄向我們介紹道:“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要用“芯”推動“北豆南移”,公司團隊是廣東省歷史上首次實現六千畝以上的大豆大面積種植且成功的案例。”公司下一步計劃進一步擴大種植范圍,并覆蓋我國南方11個省份,進而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相連接,開拓國際市場。

大豆育種基地試驗田喜迎豐收(來源:受訪者供圖)
隨后,團隊成員來到了萬畝番薯基地與貝貝南瓜種植基地。其中,番薯是遂溪縣的標志性農產品,畝產可達7000多斤。團隊成員了解到,公司將準備增設生產線,將外形一般的農產品留下來做深加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延長優質農產品產業鏈。

“軍創優品”團隊成員與村民一起采摘貝貝南瓜(來源:受訪者供圖)
最后,團隊成員來到洋青鎮團結村村委會,與團結村黨支部書記鄧章雄探討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繼而,“軍創優品”項目團隊來到實踐第二站——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這同樣也是廣東省一家軍創企業的典范代表,是集水耕作物生產、銷售、科普等現代設施農業為一體的縣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與創新,農業也在探索新的運營發展模式。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目前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新運營模式,項目建成后吸納周邊的農戶就近務工,同時通過收購周邊村民種植的蔬菜,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現已發展成為適合公司團建,家庭游玩,親朋聚會,學校研究等一系列活動的鄉村休閑游基地。

廣東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企業簡介(來源:受訪者供圖)

廣東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廣東軍創企業典范代表(來源:受訪者供圖)
廣東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徐文強總經理所獲榮譽(來源:受訪者供圖)
隨后,項目成員來到了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溫室大棚蔬菜基地,公司產品部經理何金表示,為積極響應2022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的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建設了800立方保鮮冷庫中心、30畝水培種植區、68畝露天種植區、2畝育苗棚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上海青、奶白菜、青瓜、茄瓜、番茄、豆角等應季蔬菜以及粵菜類新品種,實施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相結合,推廣發展水培蔬菜,生產綠色、健康有機農產品。

溫室大棚蔬菜基地(來源:受訪者供圖)

“軍創優品”團隊成員與產品部經理何金在溫室大棚蔬菜基地交流(來源:受訪者供圖)

產品部經理何金為“軍創優品”團隊成員演示水培蔬菜育苗過程(來源:受訪者供圖)
此外,團隊成員還在“粵常鮮”展示館進行參觀交流,并對遂溪縣一村一業、一鎮一品地標性農產品模式進行學習,公司從創業初到現金已整合多個產業基地,同時還了解到公司的運營模式與農特產品銷售,以及當前和未來可持續發展規劃。
傾聽“新”聲 共促振興
在參觀交流“巍雄農業公司”和“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的過程中,“軍創優品”項目團隊成員感受到了村民的凝聚力與積極性,村民共同推動當地產業發展、環境整治、文化發展、公共基礎建設;意識到了農業公司充分利用當地優越的資源稟賦,以科技支撐、主體培育、潛能挖掘、綠色生態、品牌打造為主線,走組織化、品牌化、綠色化、產業融合的發展之路,推動優勢主導及特色產業的培育與發展;但同時,也挖掘到地方的龍頭農企在較多方面存在問題與需求,如強化農業技術服務、提升品牌化水平、推進產學合作……

團隊成員與鄧書記在團結村村委會開展座談會(來源:受訪者供圖)

廣財“軍創優品”團隊成員在粵常鮮“展示館”進行參觀交流(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本次活動中,“軍創優品”項目團隊加強了軍創服務隊與農企的對接溝通,以期依托學校辦學特色和公司發展優勢,在人才聯合培養、畢業生就業等方面開展更深層次、更廣范圍的交流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
本次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不僅提高了團隊成員們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也深刻體會到退役軍人充分發揮自身群體的優勢以及作為創業帶頭人的重要性。我輩青年需共同營造尊崇軍人職業、尊重退役軍人的良好社會氛圍,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升成就感、獲得感、歸屬感,以共同譜寫“軍民魚水情深”新篇章,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更大的新貢獻。
寒假期間,“軍創優品”項目團隊將會繼續進行社會企業實踐,致力將科研成果書寫在廣闊的農村大地上。作為新時代青年,項目成員厚植“三農情懷”,懷揣投身家鄉建設的抱負,并將所學之本領為鄉村振興賦能,以成為一批能夠引領一方、帶動一片的“新農人”,為各地“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添磚加瓦。走好鄉村振興的“最后一公里”,持續為鄉村人才培育提供內生動力,做到雙創雙賦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廣財“軍創優品”項目團隊與巍雄農業公司負責人員合影(來源:受訪者供圖)

廣財“軍創優品”項目團隊與粵鮮尚品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員合影(來源:受訪者供圖)
供稿人:鐘春榆 肖欣欣 鄧博宇 劉錦妍 黃舒惠 何沁蕊
資料來源:廣東軍創大學生鄉村振興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