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媒和數字科技不斷進步的環境,給年輕人帶來生活上面無限的便利與快捷,但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為響應安徽信息工程學院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使“數字鴻溝”變為“數字通途”,進一步縮小各種數字鴻溝,幫助銀發群體跨越數字鴻溝。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常青樹”暑期三下鄉實踐團于7月12日前往宣城市涇縣丁家橋鎮李園村和官莊村開展暑期“三下鄉”智慧助老和防詐騙宣講會,用實際行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本次“常青樹”暑期三下鄉實踐團活動主要分為拜訪老兵、實地走訪調研和開展防詐騙宣講會。7月12日下午14:00,實踐團赴李園村拜訪退伍老兵,聽老兵們的紅色故事,重溫難忘歲月,傾聽紅色故事,學習紅色精神,踐行初心使命不懈怠。在此進程中,實踐團隊成員更應該以高度責任感和強烈使命感進一步強化初心使命意識,大力發揚革命先輩“茍利社稷,不顧其身”的歷史擔當精神,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7月13日上午10:00,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校團委副書記吳猛、“常青樹”實踐團指導老師朱真真與丁家橋鎮官莊村黨總支書記汪根祥和鎮黨委委員褚蕾在官莊村村委會舉行掛牌簽約儀式,致力于將丁家橋鎮官莊村作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創新村委與學校之間的聯動模式,加強大學生搭建扶老助老的平臺建設。
吳猛表示希望實踐團成員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實地情況相結合,從“小切口”入手積極主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隨后,實踐團成員們在官莊村挨家挨戶進行入戶走訪調研,收集所需資料。
在官莊村村委會的幫助下,實踐團于7月14日上午9:00在官莊村開展防智慧助老和詐騙宣講會,這也是“常青樹”實踐團在涇縣的最后一站。由實踐團成員丁春星對老年人進行防詐騙宣講會的培訓,丁春星通過講解各種常見的詐騙行來提醒老年人應該如何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隨后就現場老年人關于平時對智能手機使用方面提出的問題,耐心地一對一進行講解、展示實際操作,在實踐團成員的幫助下,現場的老年人掌握了基本的智能手機應用操作。宣講會結束后,老年人紛紛表示自己在此次的宣講會中獲益匪淺,稱贊了實踐團成員在炎炎酷暑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至此,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常青樹”實踐團暑期三下鄉活動涇縣行圓滿結束。
此次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常青樹”實踐團暑期三下鄉活動涇縣行已經結束,但實踐團成員服務鄉村,造福社會,智慧助老的腳步不會停歇。“常青樹”實踐團的成員們將繼續深入鄉村實踐,鍛煉實踐團成員的社會實踐能力,加強老年人對智能手機的應用操作,幫助老年人在社會發展的快車道上不掉隊,用實際行動詮釋“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