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4月初,本團隊成員初次進入北京市海淀區大鐘寺博物館觀看文物保護講座及參觀大鐘寺古鐘博物館。5月中旬,團隊確立暑期實踐內容即為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開發線上系統。根據本學院不同的專業內容,確定該系統主要分為3個模塊:分別為:古鐘圖像識別、古鐘3D模型展示及古鐘知識圖譜。在長達四個月的團隊實踐過程中,每位成員各司其職,為古鐘智慧保護系統做出極大的貢獻。
以下為每位“鐘韻華章”古文物智慧保護團隊成員的實踐心得。
團隊負責人申娜表示:在負責鐘韻華章古文物智慧保護系統的這段時間里,我們面對了許多挑戰和困難。然而,正是通過克服這些困難,我不斷成長并取得了巨大的收獲。
首先,和所有初創項目一樣,我們最初面臨的挑戰是信息資源等方面的不足。然而,我們通過與大鐘寺博物館的密切溝通與交流,并與大鐘寺負責人共享我們的目標,成功爭取到了更多的資源支持,如文物數據等。技術方面的挑戰也是我們需要應對的重點難題。在開發鐘韻華章古文物智慧保護系統中,我們遇到了各種不同的技術問題,例如數據集分類,深度識別的算法選擇以及云服務器的構建等,通過與組員密切合作和探索新的解決方案,我們逐漸克服了各種技術挑戰。
總之,我在鐘韻華章古文物智慧保護系統的負責人角色中經歷了很多困難,但這些困難也使我變得更加堅韌和富有智慧。我學會了如何合理分配資源、克服技術難題,以及如何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這些經驗不僅在本實踐項目中有所斬獲,也將在我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受益匪淺。
成員馮家樂表示:“鐘韻華章”是從文物保護這一內涵出發,以大鐘寺古鐘文物為主體內容,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并傳承古鐘文化乃至歷史文化遺產,希望能向更多的人展示古鐘文化及其價值,并為增強大家保護文物的意識做出貢獻。“鐘韻華章”這一項目是一個基于多模態知識圖譜的古鐘鑒別交互系統,目標實現一個對接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中古鐘文物的小程序。在目前的工作中,我逐漸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提高了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收獲頗豐。希望之后能夠順利推進項目進度,完善各個功能。
成員黃碩表示:作為團隊內負責深度學習模塊的成員,我對我們團隊的暑期實踐項目感到非常興奮、充滿期待。我們的目標是對大鐘寺的古鐘進行分類,并構建知識圖譜,讓游客通過拍照就能獲取古鐘的相關信息。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項目,而且具有很大的實用性,通過本次暑期實踐,我應該能在深度學習方面有很大收獲。
成員梅涵表示:首先,我認為項目的目標非常明確。我們團隊早在開始時就明確了我們要使用深度學習技術來分類古鐘的種類,這是一個正確的決策。深度學習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取得了許多顯著成果,并且圖像分類是其中一個核心應用。因此,我們選擇了合適的方向,這使得后續的工作更加有針對性和高效。
目前,我們團隊已經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進展。我們已經收集了一定量的數據集,同時也對相關領域的論文進行了廣泛閱讀,這讓我們對現有的技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團隊成員在討論中提出了明確的學習和工作計劃,初步篩選了適用的深度學習模型,這些都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成員彭菲表示:在此次暑期實踐中,我們團隊的目標是開發一個關于古鐘識別和知識圖譜的小程序。在實踐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關于圖像識別和知識圖譜構建的知識和技術,還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團隊協作的挑戰。團隊成員之間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并且在遇到問題時要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這些經驗將對我的未來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成員張鈞劍表示:在這次實踐中,我學到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首先,團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團隊成員相互支持、協作默契,才能高效地完成項目。其次,技術的落地和實際應用并非易事,需要不斷地調試和優化,才能得到用戶認可。同時,項目的推廣與運營同樣至關重要,好的產品需要有合適的推廣策略,吸引更多用戶。
成員閆燦表示:暑期實踐的目標主要是構建一個APP,然后實現圖像識別、知識圖譜、搜索系統、文物展示面的功能。負責知識圖譜構建這部分,我們目前整理了一份文物數據資料,再學習利用neo4j構建知識圖譜。
我認為我們在知識圖譜這方面可以在暑假完成知識圖譜的構建和建立一個搜索系統。我對任務的完成有一定的信心。
成員文作為表示:我們團隊的目標是開發一個基于古鐘識別技術的小程序,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和保護古鐘文物。我們有清晰的開發計劃,在每個階段有明確的時間安排和任務分配。我相信團隊會取得不錯的成果,通過這個小程序,人們可以更加了解各個古鐘的歷史背景、制作工藝以及保護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從而提高人們對文物的重視和保護意識。通過實踐和研究,我深刻理解了小程序的開發流程,并培養了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能力。我相信我們團隊的努力和執著將會取得非常出色的成果,并為保護古鐘文物做出重要貢獻。
成員陳子揚表示:在此次暑期團隊實踐項目逐步推進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文物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為了讓大眾更好的認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我們暑期團隊從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的古鐘入手,準備創建一個供游客進行使用的古鐘文物檢索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需要運用許多與計算機專業相關的知識,例如圖像識別技術,3D建模技術,知識圖譜技術等。我認為這不僅充分鍛煉了我們的專業技能和學習能力,還培養了我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團隊中所有人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家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我很享受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成長。更重要的是,它幫助人們加強了文物保護意識,并且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得這個項目更加有意義。
成員袁劍飛表示:為了實現我們團隊的目標,我們當前的工作重心是將MySQL和Navicat連接起來,并構建一個測試庫,用于開發和測試。我們計劃在本周確保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使用云端測試庫,并能獨立進行測試。
接下來,我們的下一步是安裝好測試庫,并開始團隊協作開發。只有明確了自己的任務,團隊成員才能更好地協作,提高工作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學習了一些知識圖譜的相關概念,并掌握了測試庫的安裝過程。這些新的知識和技能將為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很好的基礎。
成員徐龍航表示:實踐團隊致力于搭建一個基于深度學習和知識圖譜的古鐘保護小程序,當前的目標是隊員學習相關知識以及初步搭建知識圖譜和圖像識別框架。對于要改進的地方,我認為應該加強小組內的合作以及聯系,同時應該有更明確的分工,進一步推動任務的進行。在此期間,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如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的相關知識,對圖像識別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對知識圖譜也有了一定了解,認識到了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以及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成員施奇兵表示:團隊計劃在八月二十左右完成小程序的搭建,目前知識圖譜小組成員已經基本完成了相關的學習,對于知識圖譜以及neo4j數據庫有初步的了解,已經將古鐘的姓名和屬性以及關系提取成文本并經過了人工的校對,同時也已經開始在neo4j上開始搭建,圖像學習小組已經完成了對于古鐘圖片的收集,初步完成了深度學習框架的搭建.并且公眾號已經建立,對于小程序的推送也已經開始,符合我心中的滿意度,希望暑期實踐可以圓滿結束。
以上是北京林業大學信息學院“鐘韻華章”古文物智慧保護團隊成員的實踐心得。通過本次文物保護暑期實踐,本團隊希望能夠通過“文物+數字化”的形式,將中華民族的文物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