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理學子三下鄉甘谷縣新興鎮永安村社會實踐心得:傳統脊獸塑新篇,及冠青年悟心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2023年暑假,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逐夢冀縣實踐隊在甘谷縣新興鎮永安村開展脊獸非遺技藝保護活動。
2023年6月,團中央發布了今年暑假三下鄉活動通知,在校團委的號召下,我們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兒決定組隊干番事業,為國家鄉村振興盡我們青年的一份力量。把學校學習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當中,更想在實踐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更是為了實現自己小時候的鄉村振興夢,為自己家鄉的振興添磚加瓦。活動開始之時,我以飽滿的精神積極去申請活動,期間遇到了好多困難,但在學院老師和學長的鼓勵與幫助下,終于完成了計劃書。
我們便開始了我們的實踐活動。活動一開始我們便遇到了好幾大難關。但這也更讓我們體會到了生活中的那種艱辛。當所有的實踐隊員來到實踐地點的第一天,面臨的第一難關便是“飲食關”,當地村民以熱情的態度積極迎接我們,拿出了他們的特色食物,但我們這些來自不同的地方的人,便有些水土不服。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我們便開始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生活。在第一天晚上便遇到了第二關“蚊蟲關”,在我的考慮不周到之下,以至于好幾名隊員身上出現了不同的叮咬,這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對自己住的地方進行了積極的打掃,并進行了除蚊蟲處理。第三關便是“勞動關”,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體會到做脊獸瓦片的那種快樂,所以在剛開始時充滿著熱情,但在一天的勞動中,逐漸的會感受到那種腰酸背痛的感覺,也漸漸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最終在團隊成員的不斷相互鼓勵下,終于把這一關克服了。
在村子里走訪的時候,我們時常會看見很多年邁的老人仍然在進行著勞動,他們告訴我們,他們并不是想要去勞動,而是迫于生活的不得已,想要減輕自己兒女的一份負擔。在與我們的交談中,這些老人也逐漸的敞開了心扉,與我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給我們闡述了他們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我們也有村子里的一些小孩兒進行了交談,發現這樣的小孩兒從小便開始學習武術,書法,謙卑有禮貌,與我們交談起來落落大方,他們雖然小,但在身上能夠感受到那種屬于少年的朝氣。
接著便是我們走訪這些脊獸傳統手工藝人的家中,我們來到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王萬春師傅家中,他家擺放的那些脊獸,除了傳統的,還有一些很符合時代氣息的一些雕塑,還有一些公藝美術和禮儀用品相關的東西。他給我們講述了他自己走出去和引進的一些對于脊獸改革的一些新方法……實踐很快就結束了。
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卻讓我成長了許多,我知道有更重要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后面。幾天的工作雖然平淡忙碌,但在我的記憶里卻又那么刻骨銘心;幾天的我們雖然只是這里的過客,但我們收獲了許多在學校學不來的東西。難以忘記,在毫無頭緒的狀況下,我們共同找資料,共同打電話,共同思考,互相勉勵;難以忘記,在烈日狂曬的日子里,我們穿著隊服,戴著帽子,帶著那一份共同的目標,奔走在陌生的街頭巷尾;難以忘記,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一起相互扶持,堅持到底的場面。在這里并沒有發生太多的故事,但我們真的學到了很多很多。(通訊員:張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