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下鄉,創新領航,共譜農村新篇章。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普及科技知識,助力鄉村發展,2025年7月3日,重慶移通學院“傳播科技新動能,繪就助農新畫卷”實踐團聯合合川區云門街道辦事處、棕林村村民委員會,在棕林村成功開展了科學趣味課堂與科技助農實地調研活動,旨在激發鄉村兒童科學興趣,深入了解基層科技應用現狀,為鄉村注入發展活力。
趣味科普課堂:播撒科學種子,照亮求知路
實踐團精心設計的“鹽水發電”科普課程在棕林村活動室開講。主講人以“插隊小能手”離子為生動比喻,巧妙闡釋了鹽水加速滲透發電的原理,將晦澀知識轉化為趣味故事,有效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在動手實驗環節,孩子們在實踐團成員的專業指導下,親手搭建鹽水發電裝置。專注的操作與成功的喜悅交織,當燈泡亮起的瞬間,科學的魅力在他們心中點亮。此次課程精準回應了鄉村科普資源相對匱乏、教學形式單一的問題,通過趣味化、實踐化的教學方式,有效培養了鄉村兒童的動手能力、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為他們的未來視野打開了一扇科技之窗。
活動還設置了科技運動會,對表現優異的孩子進行表彰,頒發科學小禮品,進一步樹立崇尚科學、勇于實踐的榜樣,深化了科普教育效果。
科技助農調研:深入田間地頭,問需問計于農
緊扣國家“科技興農”和《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導向,實踐團于當日下午深入棕林村田間地頭及農戶家中,開展系統性農業科技應用調研與訪談。此行旨在切實了解國家惠農科技政策在基層的落地情況,探尋智慧農業技術在鄉村的真實需求與應用瓶頸,為精準科技助農提供一手依據。
調研聚焦現代化農業技術普及、智能農機使用及村民科技認知度。通過細致交流與問卷訪談,團隊詳細記錄了智能灌溉、農業物聯網等技術的推廣現狀與實際效能,并重點收集了村民對科技設備應用的看法、存在的困難以及對科技普及工作的寶貴建議。村民普遍反映監控設備實用性高,但對定時電飯煲、自動斷電燒水壺等智能家電使用較少,電費繳納依賴線上方式,網絡信號基本滿足需求。這些來自一線的真實聲音,為后續科技服務精準對接鄉村需求、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了重要參考,體現了大學生深入基層、服務鄉村的責任擔當。
總結展望:青春賦能鄉村,科技繪就新篇
回顧全天活動,實踐團以“科普啟智”與“調研助農”雙線并進,成果豐碩。趣味科普課程點燃了鄉村兒童的科學夢想;扎實的基層調研則深化了對鄉村科技現狀的理解,搭建了溝通橋梁。團隊成員以專業素養和飽滿熱情,傳遞知識的同時,深切感知了鄉村振興背景下基層對科技與教育的迫切需求。
展望未來,實踐團將深化“三下鄉”內涵,以本次活動經驗為基礎,優化科普課程設計,拓展科技服務領域,計劃推出系列主題科普活動與技術幫扶項目。切實將青春智慧與力量融入國家鄉村振興偉業,以更豐富的形式、更扎實的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服務基層、科技報國的使命,為繪就鄉村發展新畫卷貢獻青春動能。
文字:“傳播科技新動能,繪就助農新畫卷”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