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傳禮承文,潤澤心靈】
七月三號,小學語文課堂上,語文老師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底蘊深厚且生動有趣的語文課,讓孩子們在文字的海洋中領略中華民族作為禮儀之邦的獨特魅力。

一幅幅精美的古代禮儀圖片導入,從孔融讓梨的謙讓之美,到孟母三遷的教子之道,生動地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禮儀的豐富內涵。語文老師聲情并茂地講解,讓孩子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先輩們的故事。隨后,帶領孩子們走進經典詩詞的世界,從“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的三字經,到“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勵志格言,逐字逐句地分析,讓孩子們理解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體會古人對品德修養的追求。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刻地理解禮儀,組織了一次“禮儀小劇場”活動。孩子們分組表演不同的禮儀場景,有的展現家庭中的孝親敬長,有的演繹校園里的友愛互助。每個小組都積極參與,通過角色扮演,孩子們不僅加深了對禮儀規范的理解,還學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禮儀。課堂上,孩子們的表演生動活潑,笑聲不斷。在講解文字知識時,從小篆字體入手,展示其古樸典雅的特點,讓孩子們了解到小篆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字形式,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審美。用簡潔易懂的語言解釋字形結構,引導孩子們從文字的起源中體會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文化內涵。他還鼓勵孩子們嘗試用小篆書寫自己的名字,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此外,還穿插了趣味知識問答環節,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提出的問題涵蓋了禮儀規范、經典詩詞和文字起源等多個方面,考察孩子們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孩子們踴躍搶答,現場氣氛熱烈。

這堂語文課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種子,培養了他們對禮儀之邦的自豪感和認同感。用生動的教學方式和深刻的文化內涵,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了文化的溫度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