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濤雒紅色基地,踏上紅色愛國之旅
紅色文化傳承與愛國精神弘揚,始終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東風筑夢實踐隊,肩負著傳承紅色基因的神圣使命和對紅色文化的熱愛,在1月10日下午,滿懷期待地前往日照濤雒鎮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紅色探索之旅。
走進展館,追溯三農歷史
實踐隊首先來到日照東風村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實踐展館,這里是“三農”歷史的寶庫。隊員們一進入展館,就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中國農村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四周墻壁上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是中國農村發展歷程的見證,訴說著那些波瀾壯闊的故事。土地改革時農民獲得土地的喜悅、農業現代化建設中農業機械的高效作業場景,都在照片中一一呈現。這些照片不僅是歷史的真實記錄,更展現了中國農村在黨和國家關懷下從貧窮走向富裕、從落后走向繁榮的見證。
展館內的實物同樣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價值。布滿銹斑的犁,曾伴隨農民辛勤耕耘,每道劃痕都是他們勞作的印記。先輩們留下的泛黃的手稿,上面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辨,它承載著先輩們對農業發展的思考與規劃,字里行間透露著對“三農”事業的深沉熱愛與無私奉獻。在這里,每一件展品都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以及“三農”政策推動農村變革與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巨大力量。
體驗農耕,感悟先輩智慧
離開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實踐展館,隊員們來到了傳統農耕體驗區。一踏入這里,隊員們仿佛回到了過去那個質樸而純粹的農耕歲月。陽光灑在傳統的農事工具上,石磨靜靜的佇立在院子的一角,其見證著先輩的智慧與汗水。
隊員們滿懷好奇地嘗試推動石磨。起初,石磨轉動很困難,但大家相互鼓勵、齊心協力,不斷地調整用力的方式。掌握技巧后,石磨順暢轉動,雪白的豆漿緩緩流出,散發出豆香。在這個過程中,隊員們親身成為了農耕文化的體驗者與傳承者,他們深刻得體會到先輩的勤勞智慧,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現代生活的便利來之不易,從而也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
農耕體驗區不僅僅還原了過去的生活場景,它更是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的重要陣地。農耕體驗區的茅草屋、舊桌椅、石磨等,都真實再現了先輩們在艱苦歲月里努力創造生活的畫面。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讓大家更直觀地認識過去,在感受歷史的過程中,愛國情懷也在不知不覺中從心底油然而生,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交流對話,挖掘愛國內涵
為了更加深入地挖掘基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內涵,實踐隊員們與基地的工作人員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工作人員向隊員們介紹,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實踐展館像一部“三農”史書,通過豐富多樣的歷史文獻、珍貴照片以及實物展示,系統地呈現出了三農文件的內容。這些文件飽含著黨和國家對“三農”的深切關懷與長遠規劃,始終指引著農村發展的方向。
滿載收獲,展望未來發展
此次曲阜師范大學東風筑夢實踐隊收獲滿滿。通過對各個區域的深入考察和與工作人員的交流,隊員們不僅全面了解了基地旅游資源的特色與開發現狀,還深度挖掘出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愛國內涵。
隊員們深知,紅色文化的傳承不能僅僅依靠一次實踐活動,而是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參與到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來,推動鄉村在紅色文化的引領下實現全面振興,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傳承紅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展現出了極大的潛力。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也為鄉村的發展帶來了希望。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人被這里的紅色文化所吸引,來到這里銘記歷史、緬懷先輩、從這段紅色歷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奮勇前行。隨著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紅色文化也將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讓鄉村在其滋養下,實現經濟與文化的共同繁榮,充滿生機與活力,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