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引領鄉村振興:傳承與創新之路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紅色教育作為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徑,已經越來越受到廣大青年學生的重視。為了更好地理解紅色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2025年1月10日,曲阜師范大學東風筑夢實踐隊深入山東省日照市,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東港區濤雒鎮,全面地了解了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背景、旅游資源類型及分布特征等基本情況。這次實踐不僅讓實踐隊成員對黨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還培養了成員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合作能力。
聚焦三農: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東風筑夢實踐隊首先參觀了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展館。走進該展館,仿佛穿越回了那個烽火連天的革命年代。這里以中央一號文件為統領脈絡,擷取日照農業農村發展中的標志性事件,分為解放之路、創業之路、改革之路和小康之路4個部分,通過生動的圖片、精彩的文字以及實物展示,生動再現了日照地區農業、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在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也更加堅定了對黨的信仰和對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參觀該展區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一次思想的啟迪。它不僅讓實踐隊成員對我國三農事業的發展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激發了成員們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關注與思考。未來,實踐隊成員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責任感,關注農村發展,支持農業創新,關心農民福祉,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俗區實踐:沉浸式體驗鄉村生活的魅力之旅
民俗文化展示區則是一處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里高度還原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同鄉村家庭的生活環境,一棟棟矗立的老建筑、數百件滿載歲月氣息的老物件,仿佛帶領人們穿越回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這里,不僅領略到了濤雒鎮豐富的民俗文化,更深刻體會到了農村的發展歷程和變遷。實踐隊成員在集民俗展示、民俗體驗于一體的民俗區中,親身體驗了山東地區傳統鄉村社會生活場景,身臨其境的感悟崢嶸歲月,體悟蘊于其中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意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因此,“原理”課應強調以理論聯系實際為基本原則。該民俗區的設立,充分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使得到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每一位同學能夠切身體會到中國農民的智慧,以及農村、農業發展的不易與艱辛。
展望未來:愛國實踐基地的創新發展與教育使命
東風愛國教育基地屬于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是科普場館中集科普功能和教育功能于一體的示范性場所。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積極推進科普工作的社會化、群眾化、常態化,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服務的教育陣地。為了更好地發揮東風愛國教育基地的科普作用,東風筑夢實踐隊采訪了本基地的工作人員,在與工作人員的對話中,實踐隊成員了解到當前愛國教育基地的旅游設施的完善,是工作人員們一開始就努力的方向,雖然實踐基地距離市區的距離較遠,但是交通卻是十分方便的。
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紅色教育資源,成為了日照市乃至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通過此次參觀,實踐隊成員深刻感受到了革命歷史的厚重和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展望未來,成員們希望能夠繼續參與類似的實踐活動,深入了解黨的歷史和優良傳統。同時,成員也將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僅是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紅色教育基地,更是一座激發愛國熱情、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家園。在這里,實踐隊成員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和艱辛歷程,也更加堅定了對黨的信仰和對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讓大家共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當下、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