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明恩)2025年7月26日至7月29日,蘇州大學小紅柚實踐團的成員們走進貴州綏陽,聚焦當地特色金銀花產業如何為鄉村振興注入蓬勃動力,開展了一場深度調研。四天行程,他們以腳步丈量土地,用訪談傾聽民聲,全方位解碼這朵“致富花”背后的融合創新之路。
全景認知,探秘產業根基
團隊成員首站走進了遵義金蕾銀花展覽館。館內,從金銀花的藥用機理、全國分布圖譜,到形態各異的花茶、衍生制品,全方位展現出號稱“致富花”的金蕾銀花的多元價值,成員們穿梭其中,驚嘆于傳統中藥材與現代產業的深度融合。
在與公司負責人的交流中,團隊成員深入了解到金銀花產業背后的發展密碼。從種植培育到市場布局,從品質把控到品牌建設,負責人的分享勾勒出產業發展的清晰路徑,也讓團隊成員們感受到綏陽金銀花產業蓬勃的發展活力與助力鄉村振興的堅定決心。
圖為成員在參觀金銀花展覽館。李曉童攝。
洞天探奇,傾聽市場脈搏
次日,團隊轉戰世界級地質奇觀十二背后·雙河谷景區。在洞內,形態各異的鐘乳石、蜿蜒曲折的地下暗河讓人大開眼界,成員們不時駐足拍照,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而此行核心任務是“問需于游”——成員們在景區及游客中心積極發放《綏陽金銀花產業融合發展調查問卷》。問卷精準聚焦游客對金銀花與綏陽雙河洞等資源融合的認知與興趣,重點評估金銀花創新模式的市場潛力。游客的熱心參與,為后續精準定位融合方向提供了寶貴的一線數據。
圖為成員給游客發放問卷。施顧襄攝。
文旅產業
7月28日,團隊成員經由線上聯系人的推薦,與十二背后景區總裁助理兼新業態事業部總經理劉永明進行了一場深度訪談。劉總向團隊成員詳細介紹了綏陽十二背后景區體旅融合產業,如將“溶洞+”的體育賽事常態化舉辦,除溶洞越野賽外也考慮擴大賽事選擇,如鐵人三項、降速比賽等。訪談彰顯了綏陽體旅融合產業的光明前景,以及十二背后發展的勃勃生機。
隨后團隊成員深入溫泉鎮公平村石橋組,與當地民宿經營者展開深度對話。訪談中團隊成員了解到,鄉村旅游的發展與民宿產業發展是協同并進的;經營者具備一定數字知識,樂意嘗試直播帶貨等新方式,期待政府組織直播培訓等公益活動實現數字真正賦能發展。這為金銀花產品如何有效嵌入民宿場景提供了實操指南。
圖為成員在訪談民宿老板。董珂毅攝。
深加工探訪,洞見科技賦能
7月29日上午,小紅柚團隊成員探訪了貴州苗老藤化妝品生產制造有限公司。借此機會,參觀金銀花產品展館,近距離接觸到了許多金銀花產品,如金銀花露、金銀花面膜、金銀花茶等。隨后實踐團成員與公司董事長嚴光華展開訪談。嚴董向大家介紹了企業發展歷程、代表產品,并著重分享了“產業+文旅”的融合實踐——積極與當地文旅項目合作,拓寬產業渠道,對金銀花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訪談結束后,實踐團成員來到生產車間,實地參觀了金銀花牙膏的生產過程,這讓成員們對產品的生產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圖為成員在訪談企業董事長。王思琪攝。
金銀花開處,融合正當時
四天密集調研,蘇州大學小紅柚實踐團以金銀花為軸,串聯起綏陽的種植根基、文旅優勢與深加工潛力。從田間地頭到自動化車間,從溶洞奇觀到鄉村民宿,他們見證了傳統中藥材如何通過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綻放出助力鄉村振興的璀璨光芒。調研收集的豐富數據與洞見,不僅為綏陽金銀花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來自青年學子的思考,更勾勒出一幅特色產業賦能鄉村的生動圖景。金銀花的故事,亦是綏陽探索可持續發展、邁向共同富裕的奮斗篇章。
圖為團隊成員與小關鄉干部合影。王思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