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高校的青年學子與社區兒童于鄂爾多斯東勝區文創園的舞臺上開展了一場精彩非凡的“青春筑夢,童聲飛揚”文藝匯演。其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北疆微光支教隊志愿者以不同的藝術語言詮釋著當代青年與少年的責任與成長。
《志愿長歌》:實踐故事的拳拳感動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10名志愿者將支教、助農、助殘等實踐經歷化為舞臺語言。他們以富有感染力的語調朗誦詩篇,通過不同臺詞對應真實場景,生動傳遞出溫暖向上的情感,贏得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節目負責人許凱歌稱,所有內容均來自真實經歷,期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青年志愿者扎根基層的奉獻,進而引導青年思索如何將個人成長融入社會需求之中。
《大家一起喜羊羊》:靈動舞姿里的童真童趣
夏令營的孩子們在志愿者組織下跑上舞臺。志愿者們穿梭其中與孩子們擊掌互動,并帶領隊伍變換隊形。孩子們模仿喜羊羊蹦跳擺臂的動作進行表演。帶隊志愿者介紹,排練時特意保留了孩子們動作中那份未經雕琢的生澀感,“這些真實的小細節,反倒讓舞蹈多了份打動人心的感染力。”
《
少年中國說》:百年文字的青春重讀
三臺基社區夏令營的15名孩子朗誦了《少年中國說》。領誦者念出“少年智則國智”,群誦者以激昂語調接誦“少年富則國富”;隨后層層遞進,最終齊誦“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孩子們朗誦時專注的狀態,呼應著支教隊長羅蓉蓉的初衷。她表示,選擇這篇文章旨在讓孩子們“在朗誦中體會責任與擔當”,“這種對家國的認同感,會慢慢在心里扎根。”
《我愛你中國》:童聲里的赤子情懷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志愿者組織領唱與童聲交替演唱《我愛你中國》。 兩位志愿者分列舞臺兩側進行指揮。演唱過程中,臺下觀眾陸續加入合唱。曲終,全場報以長時間掌聲。
此次大型展演成為了成長、責任與傳承的深刻對話。不僅為高校學子與社區兒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更通過藝術形式串聯起不同群體的成長軌跡——青年志愿者在實踐中感悟責任,孩子們在歡歌中汲取力量。讓責任之花綻放,傳承之光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