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知味,歲月留香。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棕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為傳承棕編文化,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一名大二學生冉崇軍自學了棕編,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用棕葉編出了栩栩如生的作品。為一探究竟,2022年8月6日上午,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啟為創新團隊對該大二學生進行了采訪。
采訪完冉崇軍學長,我的心里泛起了陣陣漣漪,各種思考涌上心頭。
冉崇軍圍繞棕編講述自己與它的故事。他第一次接觸棕編是在2019年過年的時候,那段時間,因為疫情被封鎖在家里面,偶然間在網上看到了關于這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棕編。當時覺得特別神奇,幾片棕葉,然后通過一些簡單的手法就讓它變成栩栩如生的作品。頓時就有了很大的興趣,于是就自己找了一些材料,自己學習了棕編.....到現在自己通過在這一學習的過程中的各種 收獲與心得。
從冉崇軍的講述中,我得知,他學習了解棕編僅僅只是一時興起,到現在他被各大網站媒體頻頻報道,這也深深引發了我的思考。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在冉崇軍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從最開始,父母的各種不理解,到現在得到父母的各種物質和精神條件的支持;從最開始全身心撲在棕編上,到現在能夠平衡好學習和棕編;從興趣愛好,變成熱愛;從最開始的簡單纏繞,到現在各種技法爛熟于心......棕編帶給冉崇軍的,絕對不是細微的改變,也闡釋了“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靠自己才是王者,憑借雙手才可以取得成功。在學校分發給冉崇軍的工作基地中,拜訪展覽了各種他自己編織的工藝品,對他意義重大的第一只棕編小螞蚱模型,跟著視頻教學編織的中國龍模型,以及看著神州十三號飛船安全返回地球心生自豪感自己動手摸索編織的神州十三好火箭模型,用著色筆彩繪的棕編圖形......這一切的作品,都向我們證明了“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
都說以興趣為機翼,努力為動力,才能讓夢想照進現實。冉崇軍現在的夢想就是讓更多的大學生都能夠了解到棕編這項技藝,讓棕編文化能夠發揚光大。他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去聯系學校社團,將棕編文化在各個社團之間傳播開來。三年來的默默無聞堅守,三年來的持之以恒付出,都是為了讓棕編文化走進大眾視野,貼近校園生活讓更多的人能都了解到這項技藝。非遺文化不應該暗淡無光,而應剝去歷史塵封的記憶和現實的枷鎖,沖破藩籬,走進大眾視野,綻放耀眼的光芒。
熱愛定可抵歲月漫長。心中有丘壑,眉目做山河。愿有更多像冉崇軍那樣的熱愛非遺文化的青年朋友,加入到學習非遺,了解非遺,傳播非遺的行列中來。青年應與時代通呼吸,一定要牢固樹立在提高中保護,讓非遺走進現實生活的理念。非遺保護的關鍵是傳承,只有不斷提高傳承水平,才能增強非遺的表現力和吸引力,鼓勵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傳承非遺的行列,實現可持續的非遺保護,當代青年一定要以自己的方式為國家,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通訊員:許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