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響應黨的二十大的號召,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曲阜師范大學遇“嘉”,傳“嘉”實踐隊于1月7日來到嘉祥縣大學書院,感悟曾子文化,傳承儒家思想。從中探究當地文化價值,為鄉村發展提供新策略。
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五千年文明的久久醞釀,成就了今天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周國平曾說:“文化是生命的花朵。離開生命本源,文化不過是人造花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的根本創造力,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寄托著華夏兒女的感情和希望。流傳至今的儒家文化無疑不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日,寒冷的北風在耳邊呼嘯而過,可它依舊沒能撲滅我心中的激動之情。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踏入大學書院,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曾子畫像,仿佛諄諄教誨著每一個前往書院的心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子奉行的忠孝文化也深深烙印在嘉祥人民的心中,指導著當地人民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行為規范。正巧碰到講解員向小朋友們講解曾子思想及其治國理念。我跟隨他們的步伐沉浸式體驗儒家傳統文化,接受誠信思想、孝道思想的洗禮。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正衣冠,了解漢服文化,學習漢服文化中做人不偏不倚,中正為人之道。最吸引我的是國學經典朗讀活動,“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小朋友們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的讀書聲響徹整個大學書院。在講解員的引領下,我了解到大學書院致力于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與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結合,開設茶藝、金石傳拓、木板印刷、漢服文化、國學經典、投壺、射箭等傳統文化體驗課程,讓體驗者充分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來,構建新時代文明新風尚。
意猶未盡之際,曾子講堂的帷幕緩緩拉開,我們一起觀看了嘉祥縣自制動畫《曾子》,故事娓娓道來,向我們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我也因此對曾子的生平、求學經歷、孝道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通過本次大學書院行,我體驗了多種多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對儒家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也發現大學書院這一體驗式文化傳承方式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除此之外,讓“歷史”活起來,才能和時代產生共鳴。在紛繁蕪雜的社會轉型期,如何才能讓這些文化,這些傳統不再是博物館玻璃柜的藏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河南春晚做出了一個很好的示范——用科技為傳統文化賦能,為文化的弘揚、傳播拓展更多的可能。不管是其中的《唐宮夜宴》,還是太極表演《天地之中》,都因AR等現代技術的參與而獲得全新的生命,這不僅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新時代下對文化的全新創造。對各個地區來說,都應該汲取本土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蘊,根植其深厚的文化厚土,創造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到“被人遺忘已久”的傳統,打造獨特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