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陽江市陽東區南華實驗學校的教室里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植物拓印活動。此次活動由華南師范大學書畫協會流墨實踐服務隊宣傳組發起,旨在通過自然與藝術的融合,為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學生們提供共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契機,體驗動手制作、勞動實踐的樂趣。
活動前期,宣傳組組員根據活動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準備工作,并向學生們發出了一項特別任務,即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園內外收集形態各異、色彩豐富的植物。學生們興致高昂,與家長共同搜集了許多美麗的花葉準備著活動的到來。在活動當天,導師們把教室布置成了一個臨時的工作坊,將桌椅整齊排列成幾個長方形,桌上擺放著學生們挑選的各種植物。宣傳組組長陳一寧向學生們介紹此次活動的流程,并向每組分發準備好的拓印工具包,其中包括小錘子、一碗鹽水、剪刀和膠帶等。

圖為宣傳組組長陳一寧講授植物拓印課程。通訊員 古家歡 攝
在宣傳組組長陳一寧及各小組導師的帶領下,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創作。學生們精心挑選出植物葉片和花瓣,將其放置在鹽水中浸泡五分鐘左右,這一步驟有助于保持植物的顏色。各小組導師幫助學生們記錄時間,提醒著下一步驟的進行。接著,學生們將浸泡好的植物放在準備好的白色帆布袋上,神情貫注地用透明膠帶將植物固定。緊接著到了最令學生們期待的環節——敲打。學生們手持小錘子,有力地敲擊著植物,將植物的紋理與色彩轉移到了帆布袋上,綠葉與紅花隨之在袋上繼續綻放美麗,學生們臉上也映著笑容,學生們的一敲一打都洋溢著勞動的快樂。各小組導師也在小組中穿梭以觀察學生們的創作情況,指導拓印的步驟、為拓印圖案出謀劃策、與學生們一起動手等,師生情誼也逐漸升溫。

圖為學生正在認真挑選拓印的植物。通訊員 古家歡 攝
在創作過程中,部分小組也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有的植物葉片太脆,輕輕一敲就碎裂開來,需要重新挑選和嘗試;不同種類的植物在敲打后留下的色彩深淺不一,需要調整力度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等。小組導師發現后及時與學生們進行溝通,并與學生們共同找到了解決方法。這些小插曲不僅考驗了師生們的應變能力,同時也增加了活動的樂趣,也讓學生們更加珍惜手中的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重視每個小組的實踐作品。
創作完成后,同學們將拓印好的帆布袋放置在通風處自然干燥。在等待的過程中,學生們也可以繼續挑選新的植物材料進行拓印,或者對自己小組的作品進行初步的觀察和評估。

圖為學生們正用小錘子敲打植物。通訊員 古家歡 攝
為了讓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宣傳組組員們還引導學生們進行創意拓展。比如,鼓勵學生們將不同的植物拓印組合在一起,創造出獨特的圖案,進而聯想出奇妙的故事;或者利用水彩筆、彩鉛等工具,在拓印的基礎上添加一些細節和裝飾。學生們隨之與導師一起動手再次完善,令小組作品更加具有巧思妙想,達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在活動末尾,當所有作品完成時,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上臺展示成果,并分享了創作過程中的感受。他們激情談論著在活動中發現的新奇事物,認真地向大家分享哪些植物最適合用來拓印,哪些技巧可以讓圖案更加鮮明等。有的學生下課之余興奮地告訴導師,這次活動讓自己對植物拓印有了新的認識;有的學生則表示,在敲打這一步驟中學到了耐心與專注的重要性;還有學生計劃將自己的作品贈送給家人或朋友,以此表達對這份特殊體驗的珍視。不少學生回家后甚至利用舊衣進行植物拓印活動,收獲了一件獨一無二的“新衣”。

圖為學生們展示自己完成的植物拓印作品。通訊員 古家歡 攝
活動結束后,宣傳組內部進行了作品的分享與評價環節。本次植物拓印活動作品最終以投票的方式進行線上評選。網絡投票對象僅限于隊伍成員和家長,以確保活動投票的公平公正性。通過線上投票的方式,每個小組的作品都被真實地展示在公眾號上,宣傳組還將創作背后的故事和靈感來源附在每組作品后,讓評選活動更加客觀真實地呈現。
植物拓印的課堂教學不僅充滿了趣味性和實踐性,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驗藝術的樂趣。這場“綠意盎然,植物拓印”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手工制作,它更是學生們探索自然、表達自我和發揮創造力的寶貴機會。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夏日里,學生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幅幅生動的畫卷,這些作品不僅記錄下了他們對大自然之美的感悟,也將成為他們心中難以磨滅的美好記憶。
撰稿人:古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