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索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發掘其文化內涵對當代青年的教育意義和對社會價值體系的深遠影響。山東理工大學“齊脈賡續,化韻潤心”實踐團赴山東省淄博市圍繞在齊魯大地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齊文化”展開了調研探索。臨淄區齊都鎮正齊社區注重文化建設與社區治理融合發展,通過發揮地域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在打造特色文化社區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7月17日,實踐團走進正齊社區,學習探索在社區方面傳承弘揚優秀齊文化的新道路與新方法。

圖為實踐團與社區工作者共同舉辦座談會。 邢培旭 供圖
在座談中,社區工作者向大家介紹了近兩年以來社區在文化建設方面的工作和成果。他們指出,正齊社區自成立以來,始終將齊文化傳承與創新作為社區發展的重要特色,通過打造綜合性美德健康綜合體,將齊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獨特的社區文化氛圍。實踐隊員們針對當前社區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多個疑問,社區工作者則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雙方還就如何更好地宣傳和推廣齊文化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議。社區工作者認為發展社區的文化建設活動涵蓋多方面問題,包括經濟問題,社區受眾問題以及年齡方面等問題,她給出了正齊社區的相關做法并與實踐隊員們積極與交流探討宣傳新途徑。最后社區工作者對本次座談會進行總結,鼓勵實踐隊員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強對齊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工作,培養情懷與責任,了解基層服務大家,充分發揮專業所學,實現科技惠民生。

圖為實踐團跟隨社區工作者參觀扁倉醫藏館。 邢培旭 供圖
之后社區工作者帶領實踐隊員們參觀了社區的齊文化宣傳建設成果。通過參觀建設文化廣場、城市書房、非遺手造工作室、稷下學堂宣講室等10余個公共文化空間,實踐隊員親身感受到了齊文化的濃厚氛圍和歷史底蘊,深切提高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此外,正齊社區還通過開設齊服漢禮、詩書傳家、齊悅茶香等特色傳統文化項目品牌,將齊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真正用傳統文化活動詮釋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社區各場館設施齊全、內容豐富,滿足了社區居民多元化的文化新期待,給實踐隊員們在社區內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視野。

圖為正齊社區稷下學堂里孩子們在學習。 邢培旭 供圖
“孩子們在社區的稷下學堂里可以學到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比如在本地歷史悠久的齊文化,抑或是由齊文化延伸出來在齊地人民內在的精神內核,又或是在傳統文化中的入學禮、尊師禮,這些對孩子們在幼年以及少年時的身心發展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另外,孩子們在這里還可以自主學習校內知識,在自習課上寫自己的功課。”稷下學堂的老師說道。通過在學堂內聽講并與稷下學堂的老師們交流,實踐隊員極大地開拓了讓傳統文化知識在社區內宣傳的方式途徑。實踐隊員們深知,齒輪作為古現代機械的重要部件,象征著工業文明的發展與進步;而榫卯結構,則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精髓,體現了古人的智慧與匠心。他們決定將這兩者巧妙融合,創造出既具有現代感又不失古典韻味的文化宣傳新形式。實踐隊員們表示,他們希望通過這種創新性的宣傳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并關注傳統文化。
通過此次社區實踐活動,不僅增進了實踐隊員的歷史文化認知、提升了文化素養并激發創新思維,還使實踐隊員深入正齊文化社區,感悟社區民與情,領悟黨建引領發揮的重要作用,激發了實踐隊員們深入了解基層,積極參與各類實踐及各類志愿活動的熱情,也鼓舞大家利用專業所學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同時,他們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深入基層社區開展實踐活動,為基層社區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